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苏州赋》:苏州推出的城市文化名片
【发布日期:2010/10/26】【作者: 诸家瑜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2146】【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2007年7月27日,苏州日报B6版“沧浪副刊”推出苏州城市文化名片——《苏州赋》,这篇赋文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于一体,色彩绚烂,气势雄奇,字字珠玑,抑扬顿挫,精妙绝伦,醉人心魂,作者是著名学者、作家柯继承。

  天地形胜,城以盛民,而文明兴焉。一个城市就是一本历史,记录着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见证着这里人民的智慧创造。今年初,光明日报在全国征集《百城赋》,特开设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新栏目——“百城赋”,并于3月7日始以“赋”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陆续推出100个城市的文化名片。“百城赋”的出现,是光明日报创新新闻宣传形式的一个有益尝试。
为了提升苏州形象,展示苏州文化内涵,向“百城赋”专栏供稿,6月8日至7月30日,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联、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苏州赋》征文活动。7月27日,苏州日报刊登了柯继承撰写的《苏州赋》。

 

附《苏州赋》全文

苏 州 赋
柯继承

  东南神秀,三吴都会,川原苍莽,水木清华。

  传太古于尧峰(1),或乏耕象耘鸟;会诸侯于禹期(2),乃有驾雷鞭霆。泄三江而注海,方镇以宁;据功绩而封胥(3),姑苏以名。泰伯南奔,始号勾吴;寿梦北进,交通中原。季札挂剑,诚信达于九泉;专诸炙鱼,智勇胜过千军。于是阖闾即位,子胥辅佐,相土尝水,造筑大邑。重城结隅,成国家之基趾;郛郭周匝,奠王霸之根柢。萦具区(4)之广泽,带旷野之远山。通门二八,河街相邻,坊市棋列,水陆并行,千年名城,规模底定。秦分会稽,汉析吴郡。立苏州于隋唐,称平江于宋元。明清相继为府,民国多作吴县,终止乃复州名。

  位则东临沪渎,南接钱塘,西抱太湖,北枕长江。山则天平、上方,并有邓尉、灵岩。仰穹窿之福地,讶林屋之洞天(5)。水则三江浩瀚,五湖汪洋。运河、阳澄,通四方之利;金鸡、独墅(6),涵城东之晖。宜汲宜灌,可桴可杭。桥梁利涉,塔影泛光。回旋风雨,绘天地玄黄之章;滋润沃野,美稼渔水云之乡。

  气候温和,四季明爽,民家勤勉,风软花香。瓜果盛而黎庶喜,稻粮熟而天下足。湖献三白,水产八仙(7),张季鹰早作莼鲈思,于右任多谢鲃肺汤(8)。蟹号大闸,施今墨评一等一级(9);茶优碧螺,袁景澜题入喉入骨(10)。绸缎绫罗,衣被四海;年画刺绣,誉驰八方。古玩器皿,曳珠嵌玉;昆曲评弹,荡气回肠。琴寄高山流水,歌托晨曦夕阳(11)。春船夜市,表坊巷之繁盛;华区锦肆,极货财之汇聚。《红楼》赞语,富贵温柔;宋人谚喻(12) ,“天上天堂”。

  若夫英才,端自让王(13),一代风流,开拓荆荒;五百名贤,永志毋忘。采五山铁精,干将铸剑;撰十三兵法,孙武传世。诵《吴趋》,平原(14)首赋丽都;书连绵,张旭遂成草圣。慕韦、白之珠玑,多皮、陆之锦绣(15)。先忧后乐,白云山红枫彰先祖(16);丹心汗青(17),桃花坞古刹思前贤。范石湖田园杂兴,蒯鲁班故宫营缮。计成造园,唐、祝丹青(18),毛晋汲古(19),叶、薛悬壶(20)。文如金精美玉,冯梦龙学富五车;辞比月口星心,金圣叹才高八斗。袒肩挥扇,葛义士正气冠古今(21);匹夫有责,顾炎武谠论动天地。复社、南社,鞭达奸佞;鸳鸯、蝴蝶,文娱苍生。一代宗师章太炎;五四巨匠叶圣陶。状元何其多也,院士名列前茅(22),实乃人文荟萃,教学昌明。

  且夫名胜古迹,则有寒山钟诗,虎丘剑池,洞庭两岛,盘门三景。甪直、木渎,中华古镇;同里、周庄,江南风情。游者动色,览者惊艳。至若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模山范水,胸有丘壑。廊房逶迤,召来清风明月;庭院回曲,安排名花奇石。辟疆池馆,王子敬得意忘形;五亩园亭(23),梅宣义轻世肆志。处城廓获山水之怡,居闹市得林泉之致。内外双修,天人合一。于是一市申报,九园罗列:潇洒沧浪,退思吴江,网师隐逸,拙政闲居,留园寒碧。艺圃寓高风亮节,耦园记佳偶天成。狮子林喜洞谷幽深,环秀庄奇群峰耸峙。是则黄鐘大吕,响彻九霄云外;姑苏园苑,荣登世界目录(24)。

  是以历史名城,称鱼米之乡,誉丝绸之府,名工艺之都,号园林之城,列旅游重邦。十年动乱,亦遇龙灰之劫;三中全会,顿启鹏翮之程。乘改革之东风,行开放之大计。树茂四时八节,樟标嘉木;花开万紫千红,桂领芬芳(25)。扬风布雅,诗裁锦绣;励志育才,笔补乾坤。召俊懋,栽梧引凤;兴科技,集云舞龙。新区、园区,尽展东西两翼;吴中、相城,竟呈南北双杰。才尽其用,政通以人和;货畅其流,物阜以年丰。老吾所老,幼我所幼,贸迁生聚,市民欢忭。承上海之辐射,辖五县以共进(26)。生产总值,稳居国内前五;引用外资,已占神州第一。再接再厉,勇筑和谐社会;戒骄戒躁,长循科学发展。崇文而融和,建文明之城市;创新以致远,成小康之伟业。

  赞曰:天地储精兮,山川孕秀;得天独厚兮,维我苏州。鸿图再展兮,高歌劲奏;人间天堂兮,扬辉金瓯!

  注:

  (1)尧峰:即苏州西郊尧峰山,当地传说尧时洪水泛滥,吴人曾于此躲避水害,虽没有中原尧舜时“象耕鸟耘”的传说,但禹受命治水时的故事却非常多,详见《太湖备考》。
  (2)禹期:即太湖中小岛禹期山,传说大禹到江南,在禹期山上召集诸侯商议治水抗灾事宜。
  (3)胥:指大禹的一位治水助手,是后稷之子。因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吴地。自后这一地区就以胥为名,称“姑胥”,吴音“胥”、“苏”同音,故又称“姑苏”。这是苏州最早称作“姑苏”的由来。
  (4)具区:即太湖,又称五湖、震泽。
  (5)仰穹窿之福地,讶林屋之洞天:穹窿山是苏州太湖东岸海拔最高的山,被称为吴山之祖,因山体高峻深邃,排青耸翠,又称作“穹窿福地”。林屋,即太湖西山(禹迹山)岛中的一座山峰,称林屋山,山中有林屋洞,又称龙洞,洞体幽深,即道家所称“天下第九洞天”,是西山岛中著名旅游景点。
  (6)金鸡、独墅:指苏州城东(现工业园区内)两个最大的湖泊金鸡湖、独墅湖。
  (7)湖献三白,水产八仙:太湖水产以白虾、银鱼、白鱼最为著名,人称太湖三白。苏州地区的水生蔬菜众多,尤以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闻名,习称“水八仙”。
  (8)鲃肺汤:苏州木渎镇石家饭店“鲃肺汤”,是用太湖特产鲃鱼内脏烹制而成的一种鱼汤,风味清爽鲜嫩。1929年中秋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与李根源游览太湖赏桂花归途中,特意到石家饭店尝鲃肺汤,食后,赞不绝口,于右任即兴赋诗:“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尤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一时传为佳话,鲃肺汤越加知名。上世纪末,于右任在台湾,还惦念着苏州的“鲃肺汤”。
  (9)施今墨评一等一级:施今墨是民国时北京名医,尤嗜食蟹类,他把苏州阳澄湖的大闸蟹列为一等一级之首。
  (10)袁景澜题入喉入骨:清苏州著名诗人、学者袁景澜,他在《吴郡岁华纪丽》一书中盛赞碧螺春茶“色香味三者俱淡,初入口,汩如也,有间甘入喉,有间静入心脾,有间清入骨,纯乎淡也。”
  (11)琴寄高山流水,歌托晨曦夕阳:苏州的古琴艺术同昆曲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的吴歌,更是历史悠久,早先有著名的《子夜吴歌》,改革开放后又发现《五姑娘》等长篇诗章。
  (12)宋人之谚喻,“天上天堂”: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五十:“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13)让王:指三让天下,将先进的北方文化传到江南,立国勾吴的泰伯。苏州沧浪亭有五百名贤祠,祠中墙上嵌有从春秋泰伯起到清代的594位与苏州历史有关的杰出人物石刻图像。
  (14)平原:指晋代吴郡文学家陆机,他的《吴趋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第一篇直接描写苏州城的美好诗篇。
  (15)慕韦、白之珠玑,多皮、陆之锦绣:韦指韦应物,白指白居易,皮指皮日休,陆指陆龟蒙,他们为苏州留下了大量的歌颂苏州风景、描绘吴地风物的美好诗篇。
  (16) 白云山红枫彰先祖:白云山即苏州天平山,是范氏祖坟所在地。范仲淹后裔在山麓建天平山庄,多植五彩古枫,1989年,又在范祠(忠烈庙)前建立了“先忧后乐”牌坊,以彰显范氏功德。
  (17)丹心汗青:指南宋抗元名臣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曾任平江(即苏州)知府,主持苏州军民的抗元斗争。今苏州城内桃花坞文丞相弄及文山寺一带,即为文天祥当时驻军之处。
  (18)唐、祝丹青:指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祝允明,他们的书画作品是吴门书门的杰出代表。
  (19)毛晋汲古:毛晋是清代苏州著名出版家、藏书家,他的“汲古阁”,楼上藏书,楼下及厢廊为刻书之处。
  (20)叶、薛悬壶:叶指叶桂,薛指薛雪,他们均为清代苏州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吴门医派的重要代表。
  (21)葛义士:指明代义士葛成,又名葛贤,他是明代苏州市民反税监斗争的领导人。葛成原是普通织工,面对封建统治者残酷镇压时,他“袒两扇,挥蕉扇”,挺身而出,受到各阶层市民的拥戴。最后,斗争获得了胜利。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江南地区濒于绝境的商业,保护了丝织业等部门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22)状元何其多也,院士名列前茅:苏州是“状元之乡”,自唐至清1300年间,共产生文状元596名,自宋至清近800年间,共产生武状元115名,其中苏州府(只包括相当于现苏州市范围)共出文状元45名,占总数的7.55%,武状元5名,占总数4.35%,尤其在清代,全国共出状元114名,苏州一府即出状元26名,占全国状元总数22.81%。院士指当代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当代中国的科技精英。据统计,到2002年底,苏州籍院士已有89名,到2006年底为104名,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茅。
  (23)五亩园亭:指宋代梅宣义的五亩园,在今苏州桃花坞北部,苏轼曾有诗盛赞之。园南“双荷花池”部分宅屋,明代时曾为画家唐寅所居住。五亩园残园(清又称叶家花园)在清代曾被移用作电报学堂和昆曲传习所。在苏州园林史上,五亩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4)世界目录:指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苏州古典园林是:沧浪亭、(吴江)退思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艺圃、耦园、狮子林、环秀山庄。
  (25)树茂四时八节,樟标嘉木;花开万紫千红,桂领芬芳:改革开放后,苏州市先后选出了苏州的市树、市花,苏州的市树为樟树,苏州的市花为桂花。
  (26)辖五县以共进:五县指五个县级市,苏州市在撤吴县而分为吴中、相城两区后,共辖七区五县(市),七区分别是古城区的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加上高新区(虎丘区)、工业园区及吴中区、相城区,五(县)市是: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

  作者简介

  柯继承,男,1947年生于江苏苏州市。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作协江苏分会会员,苏州市民盟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苏州园林趣谈》、《苏州的经济与文化》(日文版)、《苏州艺圃》、《室内绿化艺术》、《苏州邮电志》(主编)、《苏州穹窿山》。

  光明日报《百城赋》自2007年3月7日刊载第一篇《西安赋》始,之后每周刊载一篇,至2007年7月30日,已经刊载25篇。下附网址和各辞赋篇名。

  光明网·文化频道·百城赋 http://www.gmw.cn/content/node_6962.htm

  百城赋(25) 烟台赋
  百城赋(24)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呼和浩特赋
  百城赋(23) 长春赋
  百城赋(22) 池州赋
  百城赋(21) 开封赋
  百城赋(20) 酒泉赋
  百城赋(19) 香港赋
  百城赋(18) 深圳赋
  百城赋(17) 重庆赋
  百城赋(16) 南宁赋
  百城赋(15) 大连赋
  百城赋(14) 福州赋
  百城赋(13) 温州赋
  百城赋(12) 太原赋
  百城赋(11) 济南赋
  百城赋(10) 大庆赋
  百城赋(9) 昆明赋
  百城赋(8) 广州赋
  百城赋(7) 九江赋
  百城赋(6) 长沙赋
  百城赋(5) 南京赋
  百城赋(4) 武汉赋
  百城赋(3) 三亚赋
  百城赋(2) 宜宾赋
  百城赋(1) 西安赋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