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告代邮 传真速递 协会大特写 旋转舞台 江南茶话 大师访谈录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演绎《姑苏繁华图》 展示“三百六十行”
“姑苏繁华园”大型立景在苏问世
【发布日期:2010/10/26】【作者: 管理员 】【来源: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阅读次数:1509】【字体 】【打印 关闭窗口

  200多年前,清代画家徐扬绘的《姑苏繁华图》,如今有了立体版。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能工巧匠以此为蓝本,创意并制作成了大型立体景模“姑苏繁华园”,不但演绎了《姑苏繁华图》的精粹,重现了十八世纪中叶苏州繁荣文明的景况,而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劳作,把吴地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

  “姑苏繁华园”长250厘米,宽150厘米,为一座封闭式的立体景模。它的四周,是用板材制成的一圈城墙,高耸的城楼显示出苏州阊门的雄姿,城门边还粘贴着一张地方官的告示。城墙内,作者别具匠心地浓缩了苏州山塘街的景致:两边为鳞次栉比的商铺,中间是一条清澈的山塘河,河上横亘着板桥、拱桥、亭子桥各一座,既成为苏州桥文化的一个缩影,又符合吴地“走三桥”的习俗。在山塘河末端的绿荫丛中,矗立着一座古朴雄伟的虎丘塔,喻示着“七里山塘到虎丘”。

  这组景模另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它以泥塑组景的方式,把平面的《姑苏繁华图》中表现的吴地市井生活,成功地转换成了立体的场景。两旁的茶馆、书楼、绣庄、漆铺、米行、客栈、裱坊、金银作、老虎灶、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制作十分精细,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磨坊里一人正在牵磨,石磨里流出的豆浆都使人历历在目。在组景的空余部分,卖梅花糕的、吹糖人的、弹棉花的、唱小热昏的、拉黄包车的、托鸟笼的、放风筝的、卖小菜的、算命拆字的等等,应有尽有,还配备了灯光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叫卖声,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吴地风情图,唤起了人们正在淡去的记忆,对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起到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为了制作这组景模,策划、主创人员崔冰、宋乐、王开亚、陈巧文、束亮等,几乎跑遍了苏州的书店和图书馆,寻找到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半年的艰苦创作,终于将这一立体的“姑苏繁华园”呈现到了公众的面前。据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人介绍,如今,这一创意已申请了专利。协会有意将此立景再演绎成为可移动式或固定园址的实景,建设一个融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民间风俗、民间小吃于一体的特色乐园,为苏州增添一个文化旅游的亮点。

(冯立文/诸家瑜摄影)


图1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立(右二)、副主席张雷(右一)在策划、主创人员崔冰(右三)、
宋乐(左一)、王开亚(左三)、陈巧文(右四)、束亮(左二)的陪同下观摩“姑苏繁华园”。


图2 苏州报社、电视台的记者在现场拍摄采访。


图3 大型立体景模“姑苏繁华园”


图4 大型立体景模“姑苏繁华园”

 
版权所有: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技术支持:苏州普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